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15:58 点击次数:178
中医养生以“天人合一”“阴阳平衡”为核心,注重顺应自然和调理身心,以下是一些基本常识:
一、顺应自然规律
- 天人相应:根据四季变化调整作息和饮食,如春季养肝、夏季养心、秋季养肺、冬季养肾。
- 作息规律:遵循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,保证充足睡眠,尤其注意“子午觉”(子时23:00-1:00、午时11:00-13:00小憩)。
二、饮食有节
- 均衡搭配:遵循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”,不偏食、不暴饮暴食。
- 因时制宜:夏季宜清热利湿(如绿豆、冬瓜),冬季宜温补(如羊肉、核桃)。
- 食不过量:避免过冷、过热、过咸、过甜的食物,保护脾胃功能。
三、适度运动
- 动静结合: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,避免过度劳累。
- 循序渐进:运动强度以“微微出汗、不感疲惫”为宜,尤其老年人和体弱者需量力而行。
四、调畅情志
- 保持心态平和:中医认为“怒伤肝、喜伤心、思伤脾、忧伤肺、恐伤肾”,情绪稳定是养生关键。
- 疏解压力:通过冥想、听音乐、与人倾诉等方式释放负面情绪。
五、护好“根本”
- 保护阳气:避免受寒,尤其注意腰腹、脚部保暖,少穿露脐装、凉鞋(尤其秋冬)。
- 顾护脾胃:饮食规律,少吃生冷油腻,饭后可摩腹促进消化。
这些常识的核心是“平衡”,即通过调整生活习惯,让身体与自然、身心状态保持协调,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